日军1939进攻广西,可几乎没能在一个城市和村庄占领超过3个月,因为人人都反抗!北海外有一个小岛,1.8平方公里,不足100户人家,每三家人合钱卖一支火枪,居然也干掉几个日本兵,宾阳几个年轻人,把一个日本骑兵小队的战马全部偷光,全州的一个村庄,全村几千人用火统和农具,夜晚偷袭日本人,居然也枪得一挺重机枪并消灭十个日本兵,北海市的几万市民,为了报复被日军屠杀的200市民,秘密组织*,在两个台湾翻译官的配合下,夜晚同时*,同时消灭了站岗的十几个哨兵,夺取电台和军介库,用棍子和大刀消灭了一个中队120人的日本人,曾有某村村民2人,在日本人来时未能及时逃跑被抓去搬运东西,一人50多岁了,因为反抗被打死,另外一个是村口的油坊工人,在挑水的时候用扁担把监督他的日本兵打下鱼塘,用洗衣的青石板压在水下,后逃跑,日军寻找失踪士兵不果后烧毁全村房屋;还有一个是婴儿,在山上躲日本兵的时候因为哭闹,她母亲怕日本兵发现连累全村人,将其活活闷死……
日本人在广西很难搞大屠杀,为什么?因为上至7/8十岁的老人,下至少孩童,人人都是战士。
令日本人胆寒并在战史中高度评价的桂林保卫战。很多日本老兵一致认为发生于1944年的桂林保卫战是在中国战场上遇到的最残酷的战役。(在日本人的战史中,认为桂林保卫战是“战争”中的两次认为中国军队的勇猛程度要超过自己的战役之一,另一次为昆仑关战役日军第5师团被中央军第5军击败)。此役日军共集结了近7个师团,15万兵力,300多辆坦克,30多架飞机,大量重炮。而桂林守军只有广西桂军第一三一师这一个师1万2千余人,加上后来从各地自发进入桂林城的广西地方民团,总兵力不到2万人,没有坦克飞机,只有22门火炮(加农炮两门炮,山炮12门,高射炮4门,战车防御炮4门),大部分广西民团和少部分桂军士兵拿的还是土枪。至1944年11月10日桂林城陷落,广西守军1万9千余中,1万2千人战死(其中一半被毒气毒死),7000多人因为中毒昏迷不醒而被日军俘虏。而日军的伤亡据日军后来递交大本营的战报中说:“皇军在桂林一役中阵亡1万3千9百余人,伤1万9千1百余人,失踪300余人,其中阵亡9名大佐级别的联队长、31名中佐级别的大队长,近100名中队长和小队长,漓江之水为敌我两军之血染之为赤,此役是我一生中所经历到的最惨烈的战役,并非在于规模,而在于敌军之勇猛。”
随后1939年12月日军再次进犯广西,却在昆仑关损失了4000人,此役号称中国抗日“第一大机械化攻坚战役”。此后直到抗战结束日军也未彻底征服广西。
在八年的对外抗战中,广西这么个小省,人口仅一千多万,却出兵之多,仅次于四川,而桂林与柳州两地在抗战中起着基地的作用。
到解放军解放全中国时,最头痛的对手也是桂系的部队。他们长期在华东和中原战场。国军占两淮、苏北,钢七军是和七十四师一样的头号主力。粟裕在苏中时候,陈毅在泗县以绝对优势兵力围攻桂系七军,结果惨败。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被华野歼灭后,中原战场有四大旗杆:五军、整十一师(18军)、七军、整四十八师,桂系占了两个。华野七月分兵后,叶飞、陶勇的一、四纵,就是被七军和整四十八师缠住,后来很长时间摆脱不了,使这两个纵队失去了战斗力,损失了两万多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七军、整四十八师又给刘邓部队以重大的打击,使刘邓损失惨重!后来刘邓被迫改变作战方针:先打杂牌军,后打中央军,避开桂军。连中国第一悍将刘伯承都对桂系惧怕三分、避其锋芒。
渡江战役后,四野进剿白崇禧部前,罗荣桓曾这样评价广西兵:“要警惕广西兵团,就是李宗仁、白崇禧的两广(广东、广西)部队。这些着短裤、穿草鞋的兵,打仗顽强,又善于爬山,跑起来像揩了油的,很难抓住。特别是桂军对白崇禧很迷信,有所谓‘小诸葛在,共军其奈我何’的狂言。从湖北的武胜关到湖南的武陵山脉恐怕主要是同两广部队作战,部队要有准备,尤其是指挥员,要心内有底,可能还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摘自《南疆逐鹿》)
桂系七军和四十八师后被四野以绝对优势的兵力消灭。这一仗直打了五天。林彪动用了13个师,直接参与围歼七军及四十八军一部的有四野的八个师。四野的师比其它部队的编制大,人多。桂军钢七军此役损失近三万人(两万九千多),其中多数是战死,四野仅仅抓到俘虏1000多人。桂军因此战伤了元气。后来在优势兵力的围堵下又经几战,桂系钢七军才被完全消灭。
广西兵在国民党军中之所以战斗力较强,是因为“国民党中央军的军官多数是军校出身,他们摆架子,打仗怕死,在士兵中没有威信。广西军就不同,他们的军官是从士兵升到班长,再经过教导队训练,然后当排长、连长,所以他们官兵关系好,战斗力强。” (摘自《关于组织战斗》粟裕著)
个人认为,广西兵的战力在全国可进前三,至于现在的历史为什么对广西兵的书之甚少,估计一是因为广西乃南蛮化外之地,经济文化落后,所谓民智未开,难入史学家法眼;二是广西乃桂系大本营,反动军阀、土匪头目甚多,李宗仁、黄绍鸿、白崇僖,李济深等名将都系国民党,甚至是中共定义的战犯,在中共的史书中不可能评价太高,三是中共在广西的名将甚少,似乎就出了两个上将,韦国清和李天佑(四野的两广纵队),比不得湖南四川。因此常年被现代正统史学家所忽略。
附:国民政府1945年统计,广西征募士兵及劳工450万,占全省1200万人之近40%,全国之最! 广西抗日出兵100万,人数排第二,按人口比例排第一。
还记得台儿庄血战吗?
你知道数万广西子弟兵参加了淞泸会战吗?别人只记住了的十九路军。
广西子弟兵是77事变后第一支奔赴抗曰前线的地方部队。
广西子弟兵占多数的中国军队,打了昆仑关大战、桂林保卫战被曰本人称为在“支那”遭遇到的最惨烈的战斗吗?
你知道抗战期间为什么曰本人会叫嚣“欲灭华夏,先平湖南。欲平支那、先灭广西”?
广西人在中国近现代对外反侵略历史上为国家、民族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像清末刘永福越南抗法、在台湾抗曰,镇南关大捷、血战台儿庄、昆仑关大战等等。甚至到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广西籍的士兵也占了参战解放军的绝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