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永结同心”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闪耀着璀璨光芒的成语,也是人们无比向往的人生境界。
“永结”意味着天长地久、海枯石烂——“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同心”意味着灵魂契合、相濡以沫——“我将于茫茫人海之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是对爱情最美好的承诺,亦是对婚姻最真挚的祝愿。
古往今来,在诸多艺术形式中,艺术家们乐于构筑、展现“永结同心”的美好世界,记录、铭记忠贞不渝的美好爱情。日前,央行发行了2025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一套。在该套纪念币中的30克心形银质“永结同心”纪念币的背面图案上,设计师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诠释了“美好爱情”这一经典主题,洋溢着浓郁的中式浪漫气息与东方审美格调,别具一格:
选取“夫妻对拜”的经典场景。“夫妻对拜”是中国传统婚礼的重要仪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在南北朝时,“夫妻对拜”固定为婚姻礼仪。拜堂作为汉族婚姻习俗,大约起源于北宋。
在喜庆的钟鼓声中,一拜天地,表达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情;二拜高堂,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后的“夫妻对拜”则是高潮,表达相互尊重和相互承诺,接受优点、包容不足,彼此照顾、不离不弃。在现代婚礼中,“夫妻对拜”仍是重要环节。新人在这个环节宣誓,表达忠诚和承诺。“夫妻对拜”是婚礼现场最温馨最美好最感人的瞬间,爱情的甜蜜、婚姻的神圣和难忘的亲情,让人激动落泪。
采用“深山藏古寺”的表现手法。“深山藏古寺”尽显中式美学智慧,指的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藏露结合、以虚显实”的美学命题。其核心在于通过间接意象引发观者联想,而非直接展现主题。这一命题源于宋徽宗赵佶选拔画家的考题,最终以“不见古寺而现古寺之韵”的创作手法成为艺术表达典范。
虽选用“夫妻对拜”场景,但不见其人只见其“袍袖”。衣袂“对拜”,扬起的褶皱,动感十足,寓无尽之意于言外。让人浮想联翩,一幕幕人间美好尽在眼前:弦乐阵阵,祝福声声;才子佳人,情投意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选用传统文化中多种吉祥元素符号。以中国传统红色袍袖为基底,讲述婚礼故事。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重要元素,袍袖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中国清朝以前的服装,宽袍大袖是传统服饰的主流,绣以龙、凤、蝴蝶、牡丹等吉祥纹样,寓意更为丰富。龙、凤象征吉祥、尊贵,牡丹象征富贵、繁荣。“蝴蝶双飞”寓意爱情美好甜蜜,“龙凤呈祥”寓意夫妻恩爱和美。运用这些传统吉祥纹样,不仅烘托出主题,增加了审美内涵,更传达了对婚姻幸福美满、生活吉祥富贵的祝愿。
最引人注目的是红色“囍”字。这个位于币面上部中心、似写在宣纸上的字,可谓点睛之笔。传统中式婚礼中,“囍”字不仅是装饰品,更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象征着喜悦和幸福。在古代,喜字的书写和使用有严格的礼仪和习俗。比如,孔府档案中记录的婚书喜启,展示了清代至民国喜字的书写和使用情况。在现代婚礼中,喜字也通常用于装饰婚房、请束、婚礼现场等,增添喜庆气氛。
采用三角形构图法,既稳定又富有层次感。三角构图是一种常见构图技巧,可创建平衡、稳定和动态的画面,可引导观众视线在画面中移动。
这枚银币背面图案采用对称布局方式设计,对称的事物蕴含着平衡、稳定的古典美和秩序感。中国人对自然的崇尚,也反映在对称美的普遍运用上。袍袖、“囍”字,龙、凤、蝴蝶、牡丹等吉祥纹样,则形成三角形构图。背景又铺设古代喜服上的丝织祥云暗纹,寓意顺遂如意。前景、中景和背景层次井然,简洁完整,均衡统一,节奏明晰。喜庆祥和的氛围就这样层层铺陈,不仅立体感十足,而且意趣盎然。
采用金色、红色和银色三个主色调,色彩圆融,典雅精致。金色和银色为金属本色,颇为闪耀,象征尊贵与荣耀。在金色中融入红色,热烈而张扬。祥云的线条为银白色,是一种渐变的灰色调,与底色的银灰相映衬。在金色余晖中,银白色悄然显现,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散发出静谧而优雅的微光。高贵而深邃的美感顿生,沉稳而庄重。
为何在方寸间有如此丰富的色彩演绎?这得益于多种造币工艺的综合运用。这枚银币背面采用镜面底面,主图采用光变鳞彩、彩色喷绘和局部镀金工艺,主题文字和面额采用喷砂,又加入局部镀金。科技给艺术创造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如此多种工艺融合互补,锻造出如此繁而不杂、简而有韵的审美效果,充分展现出金属艺术的多重魅力。
自2015年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发行以来,作为该系列纪念币中备受瞩目的一个币种,心形币逐渐成为“520”的“现象级期待”,从“央妈催婚”到“金币新娘”,再到今年“央妈”见证人生最美瞬间,送上最美祝福!让我们一起来想象未来的心形币上将呈现出何种幸福美好的场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