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期间,沪深股市创造了经济增长率第一、股价指数跌幅居首的世界“奇迹”、世界奇观。在股灾的背后,国家、企业、个人的金融资产大幅缩水,损失惊人。股灾不仅使千万投资者怨声载道,而且迫使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逐渐退化和消失,大批投资者和资金远离股市。更为严重的是,千万投资者,城市的主流居民对国家经济信心、对国家前途的信心由此发生动摇。股灾对国家、对人民的伤害是多方面的,主管部门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无论在国内和国外,在现代化社会中,造成如此大的股灾和负面效应,都会有普遍的追究责任的要求和压力。沪深股市如此股灾,究竟谁应当承当相应的责任?
责任和权利是相对应的,具有什么样的权利,就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投资者投资股市,收益和风险都是自己承担,盈亏责任自负,这是天经地义之事。这句话同时说明,当股灾来临之时,广大投资者是以财富的损失,资金的亏损来承担责任的。你有买卖股票的权利,你当然应当承担亏损的责任。这里,我们所要进一步问的是,市场多数参与者以财富的损失来承担责任,那么市场的管理层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市场的管理部门具有管理市场的相应权利。如今这个市场被管理成功能尽失,被管理成熊霸全球的市场,这样的市场管理部门难道没有相应的责任吗?
就拿扩容问题的观点和做法来举例。今年上半年,市场熊途漫漫,广大投资者强烈要求放慢扩容速度,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竟然两次发表股市涨跌与扩容速度基本无关的言论,还断章取义引用沪深股市历史数据来论证。其间扩容速度依然如故。这种违背市场供求规律的做法和言论必然摧毁广大投资者长期投资股市的信念,致使股市江河日下。到了11月份,市场融资功能基本丧失,证监会维稳致使新股发行暂停,这对稳定市场是无奈,但是正确的。可是,媒体传出证监会负责新股发行副主席关于800只新股还是要发的言论,证监会主席助理说十年后上市企业会上万家的言论。市场闻讯这类言论,还会对中国股市有信心吗?维护沪深股市的稳定是保障广大投资者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大局,证监会官员更有责任。媒体刊登如此言论,不见证监会辟谣,或追究有关官员的责任,市场当然选择继续跳水。纵观证监会一年来的新措施,真正对市场稳定的实效改革并没有出现。新股改革对广大投资者来说,并非很难的问题,只要最大限度平衡一级市场融资与应付责任问题,800家企业上市融资的欲望就会大幅下降。至于股指国债期货 、融券、转融券等等的所谓创新之举,比起股市维稳,究竟谁更重要?强烈希望证监会负起应当负的责任,更希望高层重视股灾问题。
来源: 金融投资报
是什么原因导致股市如此低迷,管理层该如何着手整饬?昨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多家券商营业部,经济下滑、扩容太快、做空时代开启、先天制度缺陷等诸多问题被股民提及。有资深股民认为中国股市如此糟糕的根本原因在于上市公司诚信全无,国家建立严厉的监管制度是当务之急。
上市公司无诚信
股指连创新低,被股民提及最多的便是市场的“玩法”已经跟过去不同了,利用做空可以赚钱,大资金没有必要非把股指往上推。广发证券农林下路营业部一位客户经理便表示,现在只看上证指数的参考意义并不大,因为融资融券出来之后可以做空,尤其蓝筹股被做空之后拖累指数更加明显。另一位不愿具名的股民也把股指期货的做空列为股指老是上不去的首要原因。
股民卢先生则表示,股市差表面原因是经济下滑,前景不明朗,直接原因是上市公司业绩下滑,“根本原因则是上市公司的诚信全无,以侵害小股民的利益为动力,而国家对这种行为并没有真正的监管”。卢先生表示,管理层要扭转这个局面,一方面应参照其他成熟市场制定严厉的监管制度,让没有诚信的公司无处可逃;另一方面利用全球经济下滑的机会进行国内的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减税减费力度让利给企业,同时鼓励企业创新,让企业增强内生增长能力。
制度设计有缺陷
对于上市公司诚信问题,广州资深股民亚通叔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很多是由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带来的。“比如中国石油,在美国融资少分红却那么多,国内不仅发行价远远高于海外,而且后续基本没有多少分红,这感觉完全像是个骗局”。
此前有媒体报道,中石油在美国上市融资仅29亿美元,但给境外投资者的分红累计却高达119亿美元,分红超过融资额度的4倍。而发行价方面,以H股中国石油为例,其发行价为1.61港元,A股中国石油的发行价却高达16.7元人*民*币,两者巨大的差距必然会引发先天的不公平。
对于这些大型企业,亚通叔认为很多都已经破净,如果公司质地没有问题的话完全应该回购,“如果不回购我只能认为你报表上的净资产是有水分的”。亚通叔表示,国家应该在鼓励上市公司回购方面做更多文章。
股民刘先生则认为当前采取更多措施限制大小非解禁后的疯狂套现才是当务之急,“因为我们退市制度不完善,再烂的企业也敢上市,上市之后解禁了就是第一轮的套现,再之后可能就是制造题材再反复的再圈钱,这个对股民的伤害是极大的”。
来源: 新华网
股市风险持续释放
11月27日,A股市场在经历两周短暂徘徊后,终于继续向下突破。上证综指时隔近4年之后,再度收盘在2000点整数关口之下。 “今年上证综指开盘2212点,到今天收盘点位1991点。也就是说,除非今年最后一个月出现200点以上的强反弹,不然今年还得收一根‘阴线’,那沪综指就是‘三连阴’。这可是创纪录了!”当天,已有16年“股龄”的北京股民李先生指着电脑屏幕,这样告诉记者。 翻开A股市场诞生以来的走势图,可以发现,在1993年到1995年,以及2001年到2005年的两波熊市中,年K线最多是连续两根阴线。如果今年继续收阴,确实是从未有过的。深证成指今年以来跌幅已在10%左右,同样有很大可能连续三根年阴线。 “今年的股市赚钱特别难。从年初到现在,热点不断有,但基本是乱炒概念。每天不管大盘怎么样,涨停板总有几个十几个,让人心动手痒。但这些热点大多是炒一把就走,散户如果追进去,能不亏钱的也是少数。”李先生说。 炒概念,是2012年股市的一个鲜明特点。年初以来,参股金融、页岩气、ST摘帽、环保……各种热点轮番登台,“疯牛”不断。然而,由于大多缺乏业绩支撑,炒完后也就曲终人散,留下一堆套牢筹码。酒类板块是今年难得的因业绩表现而走牛的板块,近日却也因为塑化剂的“黑天鹅”事件而大幅下跌,说明即使是绩优强势股,在下跌市道中,同样存在不可忽视的风险。 在极少数股票被热炒的同时,大部分股票则是连续性的阴跌。然而,随着市场不断下跌,估值水平也处于低位,特别是一些大盘蓝筹股,市盈率只有10倍左右。对于这些股票,李先生认为,如果是有业绩支撑的,确实下跌空间有限。但也有很多这两年业绩不好的大盘股,虽然历史跌幅已经巨大,但仍然没有止跌迹象。有的股票出现连续7个月下跌,这在过去都是很少见的。 “这两年的下跌和2008年不一样。那时是暴跌,跌得快,时间短,很快就让人看到希望了。现在是绵绵阴跌,股票拿在手上,一两周之内也许亏不了多少钱,但几个月下来累积跌幅能吓人一跳。现在只能是多看少动。”李先生说。 中登公司最新披露的数据也印证了他的看法。A股市场持续低迷,使得投资者交易愿望不断降低。A股交易账户占比自2008年有统计以来首次降至4%以下。不仅如此,当前A股无论是交易账户还是持仓账户占比,均已创出2008年初以来的低点。与此相应的是,市场的成交量不断萎缩。 无抵抗下跌已近尾端? 对于市场走弱的原因,中信建投策略分析师刘献军认为,从宏观基本面看,主要有两点主导了国内股票市场的走势: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导致的经济内生性增长速度放缓仍未有结束迹象,二是当前社会资金整体成本仍居高不下,相对社会10%以上的资金成本,当前估值水平对场外资金还难以产生很大吸引力。 据了解,市面上信托产品收益率多维持在8%—10%,而目前A股市盈率12倍,换算成收益率约在8%左右。当然,这其中有较大的结构性差异。目前,中证100(2096.881,22.75,1.10%)指数的市盈率已经降到8.70倍,而以创业板和中小板为代表的小盘股市盈率仍在25—30倍。 新股发行和限售股解禁的潜在资金需求压力,也影响着股市的供求关系。从目前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来看,产业资本占流通市值的比例已超过50%,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最近两年来,产业资本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净减持,只是力度大小不同,很少时候出现净增持。近期,产业资本在市场上的净减持市值每周都在数亿元。近几个月来,新股发行的数量明显减少,但是800多家排队等候上市的企业,也让投资者对未来的扩容预期感到悲观。 刘献军认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国内经济增速中枢可能会出现下移,这会带来股市的估值中枢和企业盈利下滑,并将在长期内制约市场走势。但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市场制度建设是另一个短板。如果市场不能建立起对投资者的良性回报机制,发展主导思想仍是以企业融资为主,甚至一些市场主体为短期利益而损害市场发展基础,股市就难以吸引场外投资者的大规模进入。 银河证券的分析认为,A股自2010年11月份以来,已经经历了24个月的无抵抗下跌,应该已处于下跌尾部。历史上其他国家的每个无抵抗下跌的时间极限为26个月。但当前的市场结构比较复杂,估值分化严重,如果市场再向下“挖坑”1—2个月,高估值股票的下跌幅度可能异常凶猛。 企稳契机何时出现 在连续下跌后,市场信心陷入低迷,悲观情绪一时占据主导,对“利好”消息的反应也显得麻木。事实上,近期也有不少积极信号。 汇丰银行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PMI初值为50.4,创13个月新高,一年多以来首次重返荣枯线50上方。其中,产出指数为51.3%,为2011年11月份以来的新高。前期稳增长的宽松措施逐渐发挥效力,汇丰制造业PMI初值已连续第四个月回升,中小企业经济活动有所回暖。此外,国家发改委近期批准了福州轨交2号线及福平铁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批复了乌鲁木齐市城轨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这些项目及规划投资总额逾750亿元。 刘献军说,经济已有所企稳,股市却仍在下跌,一方面是因为股市运行节奏不会与宏观经济完全一致,另一方面也反应出市场的一些隐忧:一是产出扩张并未伴随显著的需求回升,这意味着产出扩张可能是去库存后的库存回补所致;二是内外围需求仍处低位,尤其是外需显著依赖外围经济体复苏状况,仍难以乐观。整体经济短期有望企稳,但长期的结构调整压力依旧巨大。 市场层面的好消息也陆续公布。股息红利税差别化征收政策出台、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增加2000亿元、QFII额度有望进一步增加,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增加资金供给量,也有助于改善A股投资者结构。 有投资者呼吁,目前市场最缺失的就是信心,因此单靠市场自身来扭转颓势不太可能,企稳还有待各方配合,而政策面的支持无疑最直接也最有效。 对此,刘献军认为,传统的救市行为只能解一时之困,并不能让市场内在质量得到提高。从当前的经济背景和市场制度储备看,A股市场面临真正的重生机会,应当加快市场制度完善的步伐。当然,对一些短期内对市场冲击力比较大的问题,政策面上也需要有所明确。比如,目前投资者对未来新股发行扩容比较担忧,数百家排队上市企业被称为IPO“堰塞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时间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中短期走势。 股市下跌,网友怎么看 请给我们散户一个大跌的理由,请国家给我一个投资的保障,股市是投资还是投机的乐园? ——多情≠花 都说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可现在股市一个劲的下掉,是晴雨表不准了,还是真的经济出大问题了?木(没)有弄懂。 ——@三品斋主 欧美陷入债务危机,股市没怎么跌,而我国经济企稳增长,股市却连续暴跌,叫广大民众根本不可理解。不能再这样放任股市不管,让广大民众的财富缩水。 ——IP:123.125.157.* (北京) 美国监管者对于造假公司调查、严惩,发起集体诉讼,严厉的惩戒体系将使造假者无利可图、巨额亏损,乖乖退出市场。加上其他的投资者保护体系,投资者的权益自然得到了保护。 ——TOM “圈钱”猛于虎!不仅表现在新股首发上,同样表现在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上,但为上市公司“圈钱”做出贡献的中小投资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曹中铭 我离开股市,去买了套房,还贷了点款,但2年时间也涨了15万,虽然不多,但比股市可是强多了。 ——潮起尖山 现金也应该是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现金就是投资人的血液。预留充足的现金,现金比例应该为总资产的1/3或者1/4。如果是小投资者,你的工资就是你配置投资组合的来源了。当股市下跌咱有资金,可以继续补仓,当股市上涨了,可以减仓补足现金。 ——小六忠诚
11月27日,A股市场在经历两周短暂徘徊后,终于继续向下突破。上证综指时隔近4年之后,再度收盘在2000点整数关口之下。
“今年上证综指开盘2212点,到今天收盘点位1991点。也就是说,除非今年最后一个月出现200点以上的强反弹,不然今年还得收一根‘阴线’,那沪综指就是‘三连阴’。这可是创纪录了!”当天,已有16年“股龄”的北京股民李先生指着电脑屏幕,这样告诉记者。
翻开A股市场诞生以来的走势图,可以发现,在1993年到1995年,以及2001年到2005年的两波熊市中,年K线最多是连续两根阴线。如果今年继续收阴,确实是从未有过的。深证成指今年以来跌幅已在10%左右,同样有很大可能连续三根年阴线。
“今年的股市赚钱特别难。从年初到现在,热点不断有,但基本是乱炒概念。每天不管大盘怎么样,涨停板总有几个十几个,让人心动手痒。但这些热点大多是炒一把就走,散户如果追进去,能不亏钱的也是少数。”李先生说。
炒概念,是2012年股市的一个鲜明特点。年初以来,参股金融、页岩气、ST摘帽、环保……各种热点轮番登台,“疯牛”不断。然而,由于大多缺乏业绩支撑,炒完后也就曲终人散,留下一堆套牢筹码。酒类板块是今年难得的因业绩表现而走牛的板块,近日却也因为塑化剂的“黑天鹅”事件而大幅下跌,说明即使是绩优强势股,在下跌市道中,同样存在不可忽视的风险。
在极少数股票被热炒的同时,大部分股票则是连续性的阴跌。然而,随着市场不断下跌,估值水平也处于低位,特别是一些大盘蓝筹股,市盈率只有10倍左右。对于这些股票,李先生认为,如果是有业绩支撑的,确实下跌空间有限。但也有很多这两年业绩不好的大盘股,虽然历史跌幅已经巨大,但仍然没有止跌迹象。有的股票出现连续7个月下跌,这在过去都是很少见的。
“这两年的下跌和2008年不一样。那时是暴跌,跌得快,时间短,很快就让人看到希望了。现在是绵绵阴跌,股票拿在手上,一两周之内也许亏不了多少钱,但几个月下来累积跌幅能吓人一跳。现在只能是多看少动。”李先生说。
中登公司最新披露的数据也印证了他的看法。A股市场持续低迷,使得投资者交易愿望不断降低。A股交易账户占比自2008年有统计以来首次降至4%以下。不仅如此,当前A股无论是交易账户还是持仓账户占比,均已创出2008年初以来的低点。与此相应的是,市场的成交量不断萎缩。
无抵抗下跌已近尾端?
对于市场走弱的原因,中信建投策略分析师刘献军认为,从宏观基本面看,主要有两点主导了国内股票市场的走势: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导致的经济内生性增长速度放缓仍未有结束迹象,二是当前社会资金整体成本仍居高不下,相对社会10%以上的资金成本,当前估值水平对场外资金还难以产生很大吸引力。
据了解,市面上信托产品收益率多维持在8%—10%,而目前A股市盈率12倍,换算成收益率约在8%左右。当然,这其中有较大的结构性差异。目前,中证100(2096.881,22.75,1.10%)指数的市盈率已经降到8.70倍,而以创业板和中小板为代表的小盘股市盈率仍在25—30倍。
新股发行和限售股解禁的潜在资金需求压力,也影响着股市的供求关系。从目前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来看,产业资本占流通市值的比例已超过50%,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最近两年来,产业资本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净减持,只是力度大小不同,很少时候出现净增持。近期,产业资本在市场上的净减持市值每周都在数亿元。近几个月来,新股发行的数量明显减少,但是800多家排队等候上市的企业,也让投资者对未来的扩容预期感到悲观。
刘献军认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国内经济增速中枢可能会出现下移,这会带来股市的估值中枢和企业盈利下滑,并将在长期内制约市场走势。但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市场制度建设是另一个短板。如果市场不能建立起对投资者的良性回报机制,发展主导思想仍是以企业融资为主,甚至一些市场主体为短期利益而损害市场发展基础,股市就难以吸引场外投资者的大规模进入。
银河证券的分析认为,A股自2010年11月份以来,已经经历了24个月的无抵抗下跌,应该已处于下跌尾部。历史上其他国家的每个无抵抗下跌的时间极限为26个月。但当前的市场结构比较复杂,估值分化严重,如果市场再向下“挖坑”1—2个月,高估值股票的下跌幅度可能异常凶猛。
企稳契机何时出现
在连续下跌后,市场信心陷入低迷,悲观情绪一时占据主导,对“利好”消息的反应也显得麻木。事实上,近期也有不少积极信号。
汇丰银行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PMI初值为50.4,创13个月新高,一年多以来首次重返荣枯线50上方。其中,产出指数为51.3%,为2011年11月份以来的新高。前期稳增长的宽松措施逐渐发挥效力,汇丰制造业PMI初值已连续第四个月回升,中小企业经济活动有所回暖。此外,国家发改委近期批准了福州轨交2号线及福平铁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批复了乌鲁木齐市城轨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这些项目及规划投资总额逾750亿元。
刘献军说,经济已有所企稳,股市却仍在下跌,一方面是因为股市运行节奏不会与宏观经济完全一致,另一方面也反应出市场的一些隐忧:一是产出扩张并未伴随显著的需求回升,这意味着产出扩张可能是去库存后的库存回补所致;二是内外围需求仍处低位,尤其是外需显著依赖外围经济体复苏状况,仍难以乐观。整体经济短期有望企稳,但长期的结构调整压力依旧巨大。
市场层面的好消息也陆续公布。股息红利税差别化征收政策出台、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增加2000亿元、QFII额度有望进一步增加,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增加资金供给量,也有助于改善A股投资者结构。
有投资者呼吁,目前市场最缺失的就是信心,因此单靠市场自身来扭转颓势不太可能,企稳还有待各方配合,而政策面的支持无疑最直接也最有效。
对此,刘献军认为,传统的救市行为只能解一时之困,并不能让市场内在质量得到提高。从当前的经济背景和市场制度储备看,A股市场面临真正的重生机会,应当加快市场制度完善的步伐。当然,对一些短期内对市场冲击力比较大的问题,政策面上也需要有所明确。比如,目前投资者对未来新股发行扩容比较担忧,数百家排队上市企业被称为IPO“堰塞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时间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中短期走势。
股市下跌,网友怎么看
请给我们散户一个大跌的理由,请国家给我一个投资的保障,股市是投资还是投机的乐园?
——多情≠花
都说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可现在股市一个劲的下掉,是晴雨表不准了,还是真的经济出大问题了?木(没)有弄懂。
——@三品斋主
欧美陷入债务危机,股市没怎么跌,而我国经济企稳增长,股市却连续暴跌,叫广大民众根本不可理解。不能再这样放任股市不管,让广大民众的财富缩水。
——IP:123.125.157.* (北京)
美国监管者对于造假公司调查、严惩,发起集体诉讼,严厉的惩戒体系将使造假者无利可图、巨额亏损,乖乖退出市场。加上其他的投资者保护体系,投资者的权益自然得到了保护。
——TOM
“圈钱”猛于虎!不仅表现在新股首发上,同样表现在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上,但为上市公司“圈钱”做出贡献的中小投资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曹中铭
我离开股市,去买了套房,还贷了点款,但2年时间也涨了15万,虽然不多,但比股市可是强多了。
——潮起尖山
现金也应该是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现金就是投资人的血液。预留充足的现金,现金比例应该为总资产的1/3或者1/4。如果是小投资者,你的工资就是你配置投资组合的来源了。当股市下跌咱有资金,可以继续补仓,当股市上涨了,可以减仓补足现金。
——小六忠诚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