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莫兆奇介绍,这些QDII产品中,有的通过“基金中的基金”架构进行投资,有的则直接购买香港股票,投资者可根据自身偏好进行选择。
误区之二:“投资海外只会赔钱”。莫兆奇坦言,本次金融海啸确实对香港股市构成了较大冲击,但这属于非常罕见的极端市况。何况以金融危机形势最为恶劣的2008年来看,香港恒生指数及H股的累计跌幅仍小于同期重挫超过60%的A股。
误区之三:“错失中国增长机会”。针对投资者认为投资港股等于偏离A股的观点,莫兆奇表示,H股由中国概念股票构成,而且,H股市场包含了部分尚未在A股上市的内地领军企业,如通讯行业的中移动、体育用品类的李宁、食品行业的中国雨润和百货类的百盛集团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投资H股还能起到为A股“拾遗补缺”的作用。
另外,从不少“A+H”上市公司来看,其H股的价格较A股更为低廉。
误区之四:“投资港股波动较大”。莫兆奇表示,港股不设涨跌幅限制,海外资金可自由进出港股市场,因此一些内地投资者对其波动性感到担忧。但事实上,H股的投资者相对分散,且大部分海外机构投资者人投资期限相对较长,较少会针对短线机会进行操作。
莫兆奇表示,从后市来看,港股短期内虽然可能面临调整,但H股估值仍属长期合理水平。与此同时,香港股市的流动性仍十分充裕,香港的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还在近期低位徘徊,对股票市场应可构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