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新闻中心钱币新闻 → 怎样理解“边缘邮品” 俞敏


  共有167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怎样理解“边缘邮品” 俞敏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田在心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总版主
等级:侠圣 帖子:85301 积分:238148 威望:100 精华:27 注册:2004/12/8 12:30:00
怎样理解“边缘邮品” 俞敏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7 10:22:00 [只看该作者]


“边缘邮品”一词,不知始于何时,但却经常被邮市投资者所提起。其特定含义各人理解不一,但核心内容却几乎一致,那就是处于邮市投资的“边缘”地位。
  按照笔者的归纳,“边缘邮品”大致可分为投资“边缘”邮品和性质“边缘”邮品两大类。前者是指被大家认同为“正宗”的邮品投资对象,但由于投资属性等原因而难以成为投资运作核心的品种;后者则是指“身份”难以得到市场认同,从而影响其作为市场投资品种的地位。那么,这两类“边缘邮品”在目前市场中的表现如何,今后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我们不妨试作分析。
  邮市投资发展至今,事实上一直存在着核心投资品种和“边缘”投资品种的区别,而这种所谓的核心与“边缘”地位,往往会随着形势和认识的变化而发生转变。JT票是最早的邮市投资核心,当时小型张由于面值高而备受冷落,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成为打折品种,但谁曾想到小型张在1997年的邮市高潮中会成为抢手的热门货?然而,在1997年之后的邮市低潮期开始后,编年小型张却由于发行量过大而沦为人人躲避不及的“边缘”品种。这种种现象告诉我们,投资核心品种和投资“边缘”品种并没有绝对的界线。
  其实,性质“边缘”品种与投资“边缘”品种的情况不尽相同:后者虽然暂时“边缘”,但其投资地位是得到市场普遍认可的,无非是投资潜力大小的问题;而前者则本身“身份”就遭到投资群体不同程度的质疑,能否进入投资视线尚存疑问。典型的代表就是被“炒”得热火朝天的奥运极限片,“雷声大,雨点小”,价格虽高但市场怀疑颇多。类似这样的品种之所以受到质疑,关键原因就在于目前邮市投资者所能认同的投资对象,基本上是国家邮政主管部门正式发行的邮资凭证,而类似于奥运极限片这样由企业性质的集邮总公司发行的集邮品,显然达不到上述标准。
  事实上,在邮市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出现过这种性质“边缘”品种出彩的情况。例如以往中国集邮总公司发售的JT票极限片,在高峰时也涨幅不小,但由于在认识上始终未能统一,因此不久又回到了“边缘”的位置。对于这一类性质“边缘”品种的前景,笔者以为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是最为保险的。



北京金币网www.bjjb.net
QQ:110554129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