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新闻中心钱币新闻 → 浅析“涨跌”与“适应”


  共有244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浅析“涨跌”与“适应”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田在心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总版主
等级:侠圣 帖子:85301 积分:238148 威望:100 精华:27 注册:2004/12/8 12:30:00
浅析“涨跌”与“适应”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11/25 10:43:00 [只看该作者]

(老田)

就邮票市场而言,“涨”与“跌”是市场经济的一对矛盾,是属于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而“适应”则是物质存在后的主观意识表现。 用毛泽东的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看,就是物质存在决定精神意识。同时,精神意识又作用于物质存在。所以“涨跌”与“适应”也是一对充满辩证关系的矛盾。

一.“涨跌”有其因果关系

目前看,中国的邮票市场还是个不成熟的市场,它既是收藏市场、也是投资市场,既是投机市场、还是政策市场。因此,邮品的价格与价值不稳定也不合理,相对而言精老品种基本趋向稳定合理,而新品则在浮动乃至较大的起落之中。其“涨跌”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供和需的关系、发行量和消耗量的参照比、社会的经济条件和收藏兴趣、政策面的影响和邮人(含邮商、投资者、收藏者)的意愿,等等。这些因素的前者---供、发行量、经济条件、政策面可以说是硬件,是导致市场“涨跌”的主导因素,而后者则是被动的“涨跌”的依附关系。前者是客观存在,后者是主观意识为主导的客观反映。但,“涨”久必“跌”、“跌”久必“涨”,后者也可以推动和改变前者(今天邮人的抗争促使邮政的变革就是一列)。所以, 邮资票品的“涨跌”和上述前后两者的变化有着因果关系,也是 客观存在 主观意识 互相转化的正常规律。

二.“适应”的两重性

“适应”具有不是“温床”就是“坟墓”的两重性。先看看《水煮青蛙》的“新寓言”。从前有一对老盲夫妇,抓了一只青蛙放在开水锅中煮,青蛙因不适应而本能的跳出锅外,过了一会儿盲夫妇俩喝着白开水的“汤”时说道,青蛙的“汤”真鲜啊!当他们捞不到蛙时,认为是煮化了。第二次又抓了一只青蛙,放在冷水锅里慢慢的加温,这次青蛙一点一点的适应,感觉很舒服,当意识到不好要逃时,已无力跳出锅外,成了老夫妇俩的美餐。

今天的邮票市场,当某些品种涨了,有些人认为太高了不敢介入,可是过段时间又涨了,没有多长时间也就“适应”了。当行情下跌时,同样有人接受不了,一些人开始“跳”逃了。时间稍长也“适应”了。小涨小跌需要“适应”的时间短,大涨大跌需要“适应”的时间长,这是人的思维在不断“适应”客观变化的过程。97年至今10年中所有邮品都经历了有50---80 0/0 的下跌,我们不是也“适应”了么?能够“适应”时间长的人才有赶上“大涨”的机会。当然这一定是“温床”。

有很多人在正常的“涨跌”面前不能“适应”,也不能“理解”,瞻前顾后、矛盾横生,跌时怕套牢太深---想逃,涨时又怕跟不上行情---想进。这种心态 上不了“温床”、也进不了“坟墓”,但也发不了财,还是贫困潦倒,不如找个新环境去“适应”。

三.怎样处理好这一“矛盾”

“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愚者之见:要充分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看到“矛盾”的两重性,同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找到解决矛盾的办法。

就邮市而言,笔者仅能抛砖引玉带上几点。 其一、为啥要“适应”?这是解决投资和生意的指导思想的根本问题。面对“涨跌”、面对“温床”和“坟墓”,你不能平和对待,踏空一步将在思想中产生恶性循环,不如不去“适应”而一走了之的好。 其二、以大智若愚的心态来“适应”。小事不计较(指眼前赚赔)、大事不放过(指看好的大气候),此举并非铤而走险,我敢说这是你投入取得丰厚回报的良好开端。 其三、以辩证唯物论的理性看待“适应”。这是充分论证的结论,如为什么介入?为什么想介入?位什么不介入?为什么远离?当你论证中国邮市10年前后的经济环境对比、政治环境对比、改革环境对比、人大和邮人维权环境对比、邮人蓄积已久触势待发的市场环境对比、邮政的政企分离和众多的利好即将透明的政策环境对比、中国集邮事业发展前景的对比,你该明确“适应”什么是自己的选择了。 其四、我们在“适应”过程中,要消除“感觉论”。不要学习盲人夫妇俩喝着白开水时说青蛙的“汤”真鲜啊!也不要像青蛙那样进了“坟墓”当“温床”哟!当然不否认“感觉论”对某些有条件的人也是财源滚滚的信息通道!!!



北京金币网www.bjjb.net
QQ:110554129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