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谈论牛市已到的声音又多了起来,甚至有人直言一轮堪比2005-2007年的超级大牛市已经启动。当然,这些观点不是说没有一点理由,特别是上周末公布的新国九条,更是成为那些看多者的重要依据。只是,一周下来股市的实际走势并没有显现出有出现大牛市的任何迹象,虽然在本周一大盘反弹,并且股指重返2050点。但随后行情就开始走弱。而更为令人担心的是,市场成交量急剧减少。在本周三,沪市的成交金额仅564亿元,是今年1月21日以来最低的,属于地量级别。只要稍微有点股市常识的人都知道,如此小的成交量,根本就不可能推动大盘有效上涨。
这里要先说明的是,这次公布的“国九条”,的确是个好文件,描绘了中国资本市场中长期发展的蓝图。其中所贯彻的改革与开放的主基调,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对于当前股市所存在的方方面面问题,已经指出了十分完整的解决路径。从这个角度而言,说新“国九条”是股市的利好,也的确不为过。当然,新“国九条”作为纲领性的文件,它提出的只是一些原则,要具体落实还需要制定实施细则,在有些方面还要有相应的制度调整并确定操作原则才行。因此,将新“国九条”的出台当作是救市措施,以及认为有了新“国九条”牛市就到来了,这是既是一种过于功利的观点,也是十分庸俗的。应该说,新“国九条”是管长期发展的,而就短期市场走势来说,可能会因为它对投资者情绪方面的影响而导致脉冲行情的出现,但不至于形成趋势的改变。如今,市场该怎么走,还是会怎么走。
客观上,大家现在都面临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这就是股市严重缺乏资金。2009年以后,股市上的总流通市值,其上限基本就在18万亿元左右,一旦突破18万亿元,很快就会面临调整。当然,如果下跌到16万亿元以下,那么也比较容易引发反弹。这种来自总流通市值的制约,实际上就是股市缺乏增量资金的结果。去年,大盘股滞涨,这就为流通市值的提高留出了空间,因此中小市值股票涨势比较好。而今年,看好大盘股的人多了,一些市场建设行为也相对比较利好大盘股,而大盘股稍又上涨就触及了总流通市值的天花板,结果中小市值股票的运行空间也被压缩了。再加上新股开闸,供应不断增加而有效需求则没有提升,于是股票的交易重心就只能下移。市场热点也就变得稀稀落落。在这种情况下,成交萎缩就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而在这现象的背后,则是股市的持续疲弱。面对这种状况,如果还在奢谈什么大牛市,这的确有点滑稽。
有人把当前入市资金减少的原因归结为是货币市场基金的分流作用,或者说是高利率的固定收益类品种带来的挤出效应。这种局面应该说是存在的,但很明显不是主要因素。这轮股市的下跌是从2009年7月开始的,这一年,以及随后的两年,资金市场的总体状况还是宽余的,利率的走高是在2012年以后的的事情。但是在利率不高的情况下,股市为什么不涨反跌呢?最近一段时间,市场利率也是处于下降通道中,但这也没有能够吸引资金回流股市。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思考,也许现行的制度,规则等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而新国九条显然是要予以改变,只是真做起来需要时间,更需要有针对性的具体做法。很多市场建设方面的措施,其本身是中性的,但操作得好,可以有助于提高投资者积极性,对股市到来正面影响。但如果操作得不好,事情就很难说了。一段时间来市场对优先股态度的变化,就是一个很生动的例子,是值得大家去总结反思的。
一句话,股市的资金匮乏是长期性的,现在还没到可以有效予以解决的时候。因此,成交量的萎缩以及行情的清淡就是市场的必然表现。在这种情况下,谈论牛市已到未免显得轻率,更是给人以哗众取宠的感觉。
来源: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