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新闻中心钱币新闻 → 罗伟:邮市何时才能“重振旗鼓”


  共有320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罗伟:邮市何时才能“重振旗鼓”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北京金币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发贴专用
等级:管理员 帖子:92890 积分:63852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4/10/16 9:47:00
罗伟:邮市何时才能“重振旗鼓”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9/12 8:03:00 [只看该作者]

  北京奥运会正在一天一天的离我们远去,邮人所梦想的“奥运行情”终究没能到来,邮市依旧还是了无生机,以残酷的事实,狠狠地“辜负”了大家的心愿和期盼。   

那么,为何大家寄以希望的奥运会没能拉动起邮市的行情呢?本人认为,除了中央决策层和各级管理层力促稳定、一切为奥运“让路”、一切必保奥运的政策以外,主要是邮政管理层没能抓住百年不遇的良机而及时出台有效的“利好”政策。   


回顾邮市的发展历程,不仅是1991年、1997年出现的“高潮”,几乎每一轮中小型行情都与“利好”有直接关系。每一此“高潮”起时,邮市一片“飘红”,邮人也都喜形于色。在邮市“利好效应”的作用下,有的品种虽然其本身不具备“利好”因素,也会被人为地冠以“利好”让参与者赚得满钵留“油”。不过,上述“利好”在邮人心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利好”。邮市所信奉的“利好”,实际上是来自官方政策面上的“利好”。  


多年来,参与邮市的人们都知道,一般来讲,非政策面的“利好”,充其量只能引发个别邮资票品的局部行情,且持续的时间都不会很长。但来自政策面的“利好”往往会引发较大的行情,卷入其中的邮资票品也绝不仅仅局限于某些个别品种,其带动的往往是多个板块甚至整个大盘。以1997年大高潮为例,正是由于此前邮政管理层大量销毁发行量偏大的邮资票品(即1992年至1994年的部分邮票及小型张),才使1997年的大行情成为了现实。当然,邮市高潮的启动,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国家宏观经济状况、周边投资市场环境、邮商的整合和人气、场内外资金的聚集等,但政策面的“利好”绝对有着不可替代的“导火索”和促进作用,其最大的功效之一便是聚拢人气、吸引场外资金的介入。   


1997年行情“高潮”过后至今的邮市,11年中出现了无数次新邮炒作的短暂行情,可为什么难以维系住,而无从带动其他邮品板块一同走出一个大行情呢?就是因为缺乏邮政管理层政策面的“利好”!这也就不难想像百年不遇的北京奥运会也没能带起邮市行情的原因了。可以肯定地说,必须有官方实质性的“利好”出台才行。目前,来自政策面的“利好”还不足以启动邮市的大盘。   


对于后市,大部分邮人还都表示充满信心,否则人们就不会天天到邮市或集邮投资网站上来“上班”了。但判断邮市的前景不能光看市场上“表面”的行情,需要做出宏观面的分析,因为邮市始终都是个“政策市”。对于未来,新一轮高潮能否来临主要取决于管理层的“利好”是否真实而可靠。但是,某些政策的出台往往又需要管理层付出“代价”,其中最实质性的“利好”是,官方必须做出真正意义上的体制和机制改革。如邮政企业与邮政管理部门利益共享的体制必须打破,政府与企业实行的内部结算制度不合理的矛盾必须实质性地解决。不然的话,邮市每次出现行情时,都受到地方公司抛货的威胁和打压,每一次行情都只能是“昙花一现”。另外,除了实行新邮“减量”发行政策以外,管理层必须下决心继续大量销毁库存量偏大的邮品,并把销毁结果公之于众,还要允许邮票在更广泛的邮政服务范围内使用。只有这样,邮市才可能“重振旗鼓”。   


但是,邮政管理层能否这样做,什么时候才会这样做,还都是一个谜。人们也都在拭目以待。毕竟,邮市是个政策市,它所依靠的是来自邮政管理层的实质性“利好”。真诚的希望邮政管理层能够尽快的出台实质性“利好”政策,别再让痛苦的邮人对邮票的未来担忧、对邮市的行情难以期待了。





北京金币网 www.bjjb.net 邮币卡共享
手机13901203358(大宗业务)13366666597(一般业务)
北京金币理财,打造第一品牌!推荐黑马,互利共赢!
工行北京海淀区西区支行:6222020200030743500
农行北京北太平庄支行:6228480018415948373
建行北京鼎昆支行:623668001000193828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