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币新闻中心钱币新闻 → “多”与“空”的较量 邮 人


  共有229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多”与“空”的较量 邮 人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田在心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总版主
等级:侠圣 帖子:85301 积分:238148 威望:100 精华:27 注册:2004/12/8 12:30:00
“多”与“空”的较量 邮 人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8/24 12:13:00 [只看该作者]


(收藏拍卖导报2006年8月24日报道)不知从何时起,在谈到邮市投资时,邮人越来越多地听到“多”与“空”这两个原本经常出现在股票市场、期货市场中的术语,在各大集邮投资类网站上,邮人也经常能看到“多”与“空”的“较量”。对许多不谙“行情”的邮人来说,“多”与“空”的纷扰完全打破了他们已经熟悉了的邮市投资思维。尽管理解“多”与“空”并不是件艰难的事,但又不得不说的是,“多”与“空”已经给一个原本邮人所熟悉而喜爱的且具有相当文化气息的邮市增添了一层功利的气氛。
“多”与“空”,无非都是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和利益诉求而采取不同的人为运作的手段。很多时候,“多”与“空”的争论并非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只是制造一种气氛,给广大投资者一种心理上的暗示或引导,从而实施自己的运作。而为了抵消对方舆论的压力,另一方也必须予以必要的回应,从而确保自己的行为能够取得成功。每当“多”与“空”双方在市场中相持不下时,他们往往会通过传媒向广大投资者灌输自己的“理论”,以期能影响大家的判断,顺应自己的愿望。而当双方都意识到传媒的重要性时,那就是不可避免地会形成网络等传媒上混乱的争执局面。事实上,双方为了自圆其说都动足了脑筋,每个论据都让人不容置疑。可当双方的论据都非常“充分”而有“说服力”时,那么市场人士和投资者思维上的混乱与迷惘也就不可避免了。
如果说看多、看空只是一种认识与判断上的分歧,做多、做空只是操作手段上的不同的话,那么现在弥漫于市场中的这股“多”、“空”迷雾似乎已经脱离了其应有的要义,而成为了利益群体趋利角逐的代名词。在这个代名词下,原本吸引投资者的那种邮票投资中的文化气息已经越来越淡。只要想运作,“多”与“空”双方总能找到足够的理由,即使没有理由也不要紧,靠运作手段也能成功。在这个代名词下,邮人已经无需像以往那样关注邮票的题材、设计、效果等等核心内容,只要能够掌控货源即可,即使再不成“体统”的邮品,也都能为其找出一个“充分”增值的理由。反之亦然,要想让大家相信某个邮品是“鸡肋”,那么即使它像“梅兰芳”小型张和“金猴”票那样优秀也是徒劳,在“充分”的理由下,让你不得不相信自己对邮品的认识是多么“肤浅”,以往的判断是多么“幼稚”。可是,也正是由于这种“里外都是理”的情况一直存在,这也就使得广大投资者始终不得不在“多”与“空”的迷雾中徘徊。
作为一个投资市场,“多”与“空”的争执是完全正常的,也是随时可见的,但是,邮人同样需要正视一个现实,这就是邮市与其他投资市场有着重要的区别:邮市中那种深厚文化内涵是其他投资市场望尘莫及的。在运作的规范性和便捷性上,邮市与其他投资市场相比并没有优势,甚至还远处于下风,那么要想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推动邮市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就在于把邮市所独有的优势保持下去,把以往吸引投资者的那种魅力继续发扬光大。事实上,只有把邮品投资的文化内涵充分显现出来,才有可能招回流失的投资者,也才有可能吸引更多新的投资者。否则,把邮市投资简单地归结为做多与做空的争夺,那么邮市与其他投资市场相比就毫无优势可言,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就大幅削弱。如果没有了一定规模的收藏群体和投资群体,再加上实用消耗的大幅下降,那么邮市的复苏和发展也就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试想一下,如果邮市也像其他投资市场一样“多”起“空”伏,那么这样的邮市是否还能有持续的生命力呢?这就很值得怀疑了。



北京金币网www.bjjb.net
QQ:110554129
 回到顶部